7月27日,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14.9億元,同比下降12.8%,降幅比1—5月份收窄6.5個百分點。其中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總額為1364.6億元,下降32.2%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。
1—6月份,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647.0億元,同比下降41.7%;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1223.0億元,下降9.8%;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245.0億元,下降8.7%。
上半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,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,1個行業持平,31個行業減少。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:
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7.2%,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0.7%,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4.8%,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72.6%,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40.3%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32.2%,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31.2%,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9.4%,汽車制造業下降20.7%,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9.5%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8.7%,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6.4%,紡織業下降5.6%,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1.1%,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。
二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實現由降轉升
國家統計局表示,今年上半年,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呈現“前低后高、由降轉升”走勢。分季度看,二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.8%,一季度為下降36.7%,尤其是5、6月份,利潤分別增長6.0%和11.5%,增速逐月加快。
絕大多數行業利潤增速回暖。二季度,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,37個行業利潤增速比一季度加快(或降幅收窄、由負轉正),其中25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。
原材料制造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。二季度,受基建項目加快推進、主要大宗原燃材料產品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,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17.9%,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45.0個百分點。其中,受成品油價格回升、原材料為低價庫存原油雙向影響,石油加工行業二季度實現利潤104.5億元,而一季度為全行業虧損247.0億元。此外,建材行業二季度利潤增長6.5%,一季度為下降34.0%;化工、鋼鐵行業二季度利潤分別下降13.5%、34.1%,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43.0、21.6個百分點。
國家統計局表示,盡管二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狀況明顯恢復向好,但總體看,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,市場需求依然偏弱,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不少困難,上半年累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仍下降12.8%,且利潤增長結構也有待進一步優化。
6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繼續加快
6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5.5億元,同比增長11.5%,增速比5月份加快5.5個百分點,主要原因有:
一是工業生產和銷售增長加快。6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.8%,增速比5月份加快0.4個百分點;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.2%,增速加快2.8個百分點。企業規模擴張帶來盈利增加。
二是工業品價格降幅收窄。6月份,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、購進價格指數降幅比5月份分別收窄0.7和0.6個百分點,雙雙扭轉了今年以來降幅持續擴大的趨勢。初步測算,6月份工業品價格變動影響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5月份回升5.3個百分點。
三是單位成本下降。6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.22元,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,緩解了前期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。其中,受原油價格波動影響,石油加工行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大幅減少7.13元。
四是鋼鐵、油氣開采、石油加工、有色等重點行業利潤改善明顯。受市場需求改善、工業品價格回暖、成本壓力減緩、相關扶持政策效果顯現等多重有利因素影響,鋼鐵、油氣開采、石油加工、有色等重點行業利潤大幅改善。6月份,鋼鐵、有色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5.3%、24.1%,5月份則分別下降50.5%、49.3%;油氣開采行業利潤下降55.0%,降幅比5月份收窄83.1個百分點;石油加工行業利潤增長1.86倍,5月份為增長8.9%。 |